齐心协力 守护我们的家园

2023-08-06 07:52:27 来源:天津日报

西青区一名党员一段堤一个支部一排桩

天气蒸笼般闷热,齐月胜汗流浃背,在西青区辛口镇当城村的临时安置点,他正为村民们安装热水器,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安好充电桩,乡亲们的农用车可以充电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王利民(左)和侯振东在崔胡营村西侧巡堤。

“虽然不是我的‘班’,但心里头挺担心这事的。老伴儿帮忙,买瓜装车,我俩从邵七堤、八里桥,沿堤一直开到冀营、崔胡营这边,各个点位给撂两三个瓜。我们这儿各级干部都在场呢,他们中好多人昼夜守着大堤,因为黄花店镇这儿已经有几个村进水了。”

王利民是武清区黄花店镇东田庄村村民。8月1日22时10分,永定河洪水水头入津,汛情牵动人心。沿线黄花店镇14个村庄村民提前转移,东田庄村未涉及,可听说各村分地段巡堤急需增援,64岁的王利民快速响应,“作为一名党员、退伍军人,也当过村干部,组织号召,上下‘一盘棋’,我义不容辞。”

“班”:“夜班”,19时至转天7时,跨夜12小时。

巡堤路段:黄花店镇崔胡营村西侧到冀营村西口。

队员:王利民和同村“发小”侯振东。

8月2日晚“第一班”。王利民带上手电、蚊香,捎上侯振东,开电三轮十来分钟到防洪堤崔胡营村西侧驻守点,步行,往返巡堤三四公里,看水势,查险情。

伏天,堤上闷热,让人喘不过气。王利民拿块毛巾,车里带个饮料瓶,装满1.5升水,汗浸湿的毛巾一宿涮好几遍,天没亮,瓶空了。侯振东没带毛巾,汗顺颊而下,湿透的背心不时拧一下,朝脸抹一把……

“碰上好几拨人,我们村‘一肩挑’侯磊,还有其他村干部,因为好多事要干,他们不总盯这儿,有点空儿就来,比我们累。还有不认识的,给送来一兜冰棍。”王利民看到,白天夜间,骑车的、开车的、穿制服的、平常装扮的……大堤上,防汛车辆、人员来来往往,匆匆忙忙。

连续两个跨夜班,王利民身体“抗议”,“没胃口,闹肚子,没事。想想在外面的、离开家的乡亲们,困难咱都忍耐着,不算啥。”他和侯振东还每天尽量早到一会儿,替换“白班”村民。

困难没上交,“援兵”已送到。8月4日20时,刚值班一小时,来了“换班的”。“好些志愿者,说考虑我们劳累,区里统一给调度的,我们的班调到14时到20时。”

“值班”时间缩短,王利民却歇不下去,“心里‘不落忍’,这时候都忙得脚不沾地,上面还惦着我们,我也想表点心意。”5日一睁眼,他喊上老伴儿沈福英去买瓜,一口气买了12个,直到车里塞不下。8时许,王利民偷偷“返岗”,给一个个驻守点送瓜……

17时,王利民和侯振东戴着应急防汛红袖标,正在崔胡营村西侧巡堤。

大堤以东,崔胡营以西,受滩地洪水影响,沟渠里水位已接近出村路。站高处,朝村里望,一个新构筑的膝盖高护村坝把水拒到了农宅之外,崔胡营村干部和村民志愿者在村口昼夜守着,“村民已转移,大堤以东,农宅外一圈,庄稼、大棚淹了,农宅还比较安全,就看后期水量了。”

眼前沟渠水流淌,车辆、人员往返奔忙,王利民湿了眼眶,“再大的难也会过去。”

(记者 张立平 张雯婧 万红 本报记者 刘雅丽 文并摄 本报记者 潘立峰 通讯员 袁忠清 摄)

标签: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