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通讯员高毅 杨其飞)近年来,纳雍县董地乡创新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助农增收。
董地乡玉龙村与红托竹荪的缘分,源于2022年3月纳雍县委组织部主办的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作为村党组织书记的周元江,是培训班的学员之一,培训课程中有一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课,老师介绍了红托竹荪种植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及市场前景。
“只要不愁销路又能带动家乡的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产业技术,就要认真学,并且要学以致用。”周元江说。
玉龙村森林多、缺产业。学习结束回村后,周元江对本村的各种林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比对,在经过群众会、村两委有关会议通过,决定在偏坡组的垄塞麻窝林地第一次种植红托竹荪。通过动员工人翻土、除草、开沟、搬运菌棒,经过10多天的努力,试种的16亩菌棒终于种植完成。
白天忙村务,晚上看产业。林下种植红托竹荪以来,就算凌晨两三点,微信群里还有周元江正在浇水和观看菌丝长势情况的视频及图片。
付出就会有收获。看到一颗颗粗壮的竹荪正穿衣戴帽拔地而起,周元江又通过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发布销售消息,收购的商家直接开着冷链车到基地收购。
为便于保存,周元江决定把红托竹荪烘干,干品竹荪信息发布后,电商相继前来洽谈合作,因报价太低,均被一一谢绝。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让种出的红托竹荪能卖个好价钱,周元江动员本村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帮助设计包装文案,一箱箱包装好的竹荪,成了走亲访友的好礼品,更是远销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地,供不应求。
试种成功后,玉龙村联合青山村将闲置的林场利用起来,决定建立红托竹荪种植基地,采用“跨社联建”“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红托竹荪种植。
据了解,今年以来,玉龙村整合资源,跨村跨社联建,林下种植红托竹荪100亩、盘活大棚8个,还在竹荪地里套种中药材重楼、灵芝,提高林地及劳务利用效率,先后带动30余名群众参与种植,解决务工3000余人次,到采摘时预计创收170余万元。
标签: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