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播报】重磅金融数据出来了!中国AI办法也来了!

2023-04-11 21:18:23 来源:清流财记

今天国内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出炉了,上午是CPI和PPI数据,下午是社融、M2和新增存贷等金融数据,整体上经济复苏情况不是太乐观,因此需要领导加大刺激力度。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7%,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5%,这两个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


(资料图)

CPI消费数据,主要是食品与能源价格齐跌,给CPI数据造成下行压力,主要体现为3月份猪肉、蔬菜批发价格仍处回落通道,国家发改委3月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汽、柴油价格每吨累计分别降435元和415元。

PPI生产数据,主要是受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及国际市场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影响,全国PPI环比持平,另外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同比下降。PPI还有一个外需萎缩的问题,欧美处于经济衰退的阶段,整体需求下降,这点从出口数据也可以得到验证。

总的来讲消费端CPI和生产端PPI数据大幅度低于预期,大家对于弱复苏的判断都偏保守了,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出现通缩信号了。一言以蔽之,经济偏冷,大家手里缺钱,不愿意花钱。

这里我科普一下:通常我们会用居民消费价格(CPI)来反馈整体的经济情况。一般而言,同比高于3%就要考虑是不是有通货膨胀的信号;而低于1.5%乃至1%就要考虑是不是1%。

不过这是共识上的,真正意义上的通缩会更加严谨一点,要连续三个月同比为负数才算。这也是我用上信号两个字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通缩信号呢?很简单,大家不愿意消费了!

4月11日,央行3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正式发布。整体来看,社融数据、新增贷款、以及M2全部超过预期,具体表现为:

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

这个数据如何理解?数字不能说明一切,但数字能说明问题,现在的金融数据就像领导吹风的那样:社融和M2要与名义GDP相匹配,我们从货币供给的角度去看:

这里先科普两个概念:社会融资规模指的是一定区间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其涵盖的资产范围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及金融市场的债券、股票融资等。

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通常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

社融与M2反映货币的供需两面,二者主要区别在于统计的切入视角有异,M2从银行负债端展示传统间接融资渠道释放的货币量,社融则从实体企业的角度考量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社融可被看做货币的总需求,而M2则是货币的总供给。

1、货币的需求端,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超过市场预期。3月新增信贷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结构方面,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继续大幅同比多增,受益于地产销售的回暖,居民贷款或也出现回升。

2、货币的供给端,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持续走阔。

毫无疑问过去一年多,中国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印钞机火力全开,M2增加了40万亿,释放出了天量的货币。但是经济依然没有什么反馈,实体经济的依然很弱,房地产没什么反应,金融资产也没大涨。

这里边最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陷入一个资产负债表的陷阱,国内债务规模庞大,导致释放的流动性,很大一部分都用于偿还债务了,天风证券刘煜辉有几个数据:

1、按照央行的统计,现在是7亿人负债,如果把小孩子和老年人剔除,接近全民负债了。2、家庭部门总负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高达137.9%,同期美国家庭为90%,比美国高40%3、家庭部门每年支付的利息占可支配收入近15%,同期美国是7%,我们是美国的一倍多。

尽管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一系列手段释放天量流动性,但是大家都把钱拿去还钱或者存钱,这相当于把央行释放的流动性,被大家大规模对销掉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都大幅度减少了,居民、企业有了钱,也不敢去消费,不敢去扩大生产,只有zf依靠基建,还在维持扩张。

借鉴参考日本的经验,通缩是比较麻烦的,老百姓推迟消费,企业家推迟投资,经济的车轮就会慢下来,最后的结果是:钱的购买力的确增加了,但大家的收入减少了。

目前来看,经济底部徘徊时期通货紧缩是主要趋势,中国经济仍处在“底部徘徊”阶段,国内经济复苏仍需要加大刺激力度,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新一轮的大招都在酝酿中,避免出现真正的通缩,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今天还有一件大事,中国AI监管规定来了!4月11日,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也是国家首次针对于当下爆火的生成式AI产业发布规范性政策。其中管理办法涉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

最近市场的焦点依旧是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继百度文心一言之后,国产AI大模型相继亮相,百度“文心”、阿里“通义”、腾讯“混元”、京东“ChatJD”、华为“盘古”……

这也意味着国内AI大模型抢滩登陆的战争已打响,纷纷想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的新高点,另外这两天AI出现大幅度调整,没进场的不要幸灾乐祸,在场的也不要惊慌,而要思考下跌的内在原因及未来趋势。

结合今天上面出台的AI管理征求意见稿,动作如此之快,也可以预见下一步举动,很有可能是效法当年的互联网保护,把国外AI企业拒之墙外,培养国内的AI企业。先验之法犹在,百度和阿里又要再次感谢监管的再造之恩了。

对于AI板块的大幅调整,我们能够找出一堆原因,如市场风险偏好的回落,消息面的利空官媒的提示泡沫,可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核心原因在于短期涨幅过快,导致获利盘丰厚。高位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股市是人参与的市场,只要有人参与的市场就会有情绪的波动,所以你就会看到K线图由一系列N字组成。因此这个市场不可能只涨不跌,大涨之后必然调整,这是人性使然。

绝大数人做投资,容易被“短期的涨跌”所迷惑,盲目地信仰或否定;但是做投资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逆势投资才能赚到大钱。

清流之前在文章中聊过数字经济的投资策略,第一波炒作太猛不给机会,那就等调整,第二波或者第三波再参与也不迟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一季报,通过数据去伪存真,寻找真正受益的并且业绩释放的标的。

至于未来的趋势,今年是注定是科技大年,数字经济是全年市场的主线,大家除了AI外,也可以关注数据要素、半导体芯片等方向。

标签: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