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看!哈佛研究发现:要养出快乐的孩子,6岁前有3个性格关键期,要抓住

2023-02-15 05:07:22 来源:布谷妈妈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如果要问,对于孩子,你最大的祝愿是什么?

左思右想,你可能会说:“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相关资料图)

多么简单朴实的愿望。只是,看着动不动就发脾气,一言不合就撒泼打滚、暴躁不安甚至打人的孩子,你是不是会困惑:“我的孩子,他真的快乐吗?”

快乐是什么?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快乐的孩子?

哈佛大学曾有一个“哈佛学前项目”,这个研究,追踪记录了上千个孩子及其家庭,持续了37年。

最后,这个项目总结了快乐孩子的6个共性

①偶尔有不满,但大部分时间都享受自己的生活,对周围事物满意;

②跟身边的人——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相处得愉快;

③能大方分享自己的东西,待人接物有礼貌和分寸;

④和人沟通时,表达力强,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⑤社交能力强,和同龄人玩得来;

⑥自信心强。

真正快乐的孩子,你会发现,他们似乎真的没有多少烦恼,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抱怨不已。他们也很热爱生活,喜爱周边的一切,不会动不动就生气。

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快乐,有的孩子却总是充满了负面情绪呢?

哈佛研究发现,要养出快乐孩子,6岁前有3个性格关键期,要抓住。

一:第一个关键期,0-18个月

《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一个重要的本领——哭泣。

哭,这是孩子最基本的本能,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本领。他通过哭,唤起母亲的爱怜,也引起母亲的注意。

可以说,哭,能让孩子生存下来。

●半岁以前,孩子哭的含义很简单——我不舒服。

由于不会说话,也没力气,更不能自理,所以,他只好用哭声告诉妈妈:我难受。

到底哪里难受呢?

这就考验妈妈平时与孩子的亲密程度了。回应孩子情绪越多的妈妈,就越能解读孩子发出的信号。

●半岁以后,孩子的哭声加入了更多的情绪——害怕、烦躁、生气等等。他也在试探,妈妈到底有多接纳他。

在这一阶段,孩子会与妈妈建立依恋关系。并且,依恋关系的紧密程度,会决定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进而决定他的性格。

孩子哭闹,妈妈冷处理或者很少回应,这时候,孩子的性格里,就会加入第一种负面情绪:不信任——我饿了没人管,害怕没人安慰,生气没人理解,这个世界是不可信任的。

有这样信念的孩子,他性格比较胆怯,适应能力也较差,去到陌生的地方,更易焦躁不安。

相反,如果在这一阶段,妈妈与孩子互动多,常常回应孩子的情绪,那孩子对这个世界,就充满信任感。

不管去到哪,他的注意力都不在“这里安不安全”上,而是被环境里的新奇事物所吸引。

所以,你可以去看,当一群孩子去到某一个地方时,那些紧张、畏缩的孩子,他一般信任感不强。

而那些走到哪都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孩子,他的安全感更强,也更享受生活。当然,他们过得也更快乐。

在孩子人生的第一阶段,不管是妈妈,还是主要养育孩子的家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和孩子互动、积极回应他的情绪。

二:第二个关键期,18个月-3岁

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指出,第二阶段的孩子,他需要发展出自主感。

一岁半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这是他区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重要时期。

这时候,他需要通过自主控制自己的身体,来发展第二种品质——自信心。

这阶段,他的口头禅可能是“我不”。

“不要趴在地上。”

“我不。”

“不要碰狗狗。”

“我不!”

“不要踩那个水坑。”

“我不~”

你会觉得,2、3岁的孩子,真的比狗还嫌。于是,你有越来越多的告诫“不要做”,而孩子也有越来越多的“我不”来反抗。

孩子就是想通过“自主控制自己行动”的方式,来告诉你:“我想自己说了算。”

被允许发展自主的孩子,他的自信心会更强。

而一做什么就被打击和指责的孩子,他的人生会加入第二种负面情绪:羞耻感不管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的所有行为都是不好的,是该感到羞愧的。

这样的孩子,一般畏手畏脚,不敢拿主意,需要依靠他人做决定。而且,他们意志也很薄弱,做什么都容易半途而废。

当然,养育2-3岁的孩子,不是说他做什么你都要同意,而是你在选择“不同意”时,需要有一定的技巧。

比如说给孩子选择。孩子不想穿衣服,问问他:“你是想要爸爸帮你穿,还是妈妈给你穿?你是想左手先伸进来,还是右手先伸进来?”

给孩子做选择这一招,屡试不爽,这也是我给布妞用得最多的一招。当你的孩子倔强不肯合作时,不妨多试试这个方法。

因为给孩子选择,就是给了他掌控感,让他觉得,这件事是我自主决定的,而不是爸爸妈妈命令我做的。

三:第三个关键期,3-6岁

《园丁与木匠》一书提到,孩子的大脑,会由“探索式发展”,逐渐转变成“掌控式发展”。而6岁前的孩子,正处于“探索式发展”阶段。

探索式发展,就注定孩子会是个“好奇宝宝”。他喜欢问问题,更喜欢亲自动手做。

所以,3-6岁阶段的孩子,他的口头禅就是“为什么”和“我来做”。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答案,就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不要给一个错误答案误导孩子。也可以利用工具,陪着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但最不要做的,就是训斥他:“我说是这样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另外,面对孩子主动做事情的心,多包容、少打击。

6岁前的孩子,能力不够、经验不足,他们做事情常常是“帮倒忙”。这非常考验父母的耐心和包容心。

面对孩子做错事、搞砸事,如果我们的口头禅是:“我说了不要你做,你偏要做,看看你做的好事!”

被指责多了,孩子就会害怕犯错,慢慢地,他就会发展出人生第三种负面情绪:低价值感——我总是做不好,我真没用。

相反,那些被允许探索和主动做事的孩子,他会发展出主动感。遇到问题,他喜欢迎难而上,做事果断又有计划。

《正面管教》一书提到,养育3-6岁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他,不断地教他。

多教,直到孩子熟练掌握技能为止。这比禁止孩子做,以及做不好就骂孩子,能使他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一个充满安全感、具有自信心、充满价值感的孩子,他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积极乐观的,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阳光向上的。

你说,这样的孩子,他怎么会不快乐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一个善观察、爱思考、有办法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标签: 哈佛研究发现要养出快乐的孩子 6岁前有3个性格关键期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