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回顾了一下胡金铨导演的《侠女》。 不同于以前的断断续续的观看,这次一口气把三个小时看完了。 《侠女》是胡金铨导演去到台湾之后拍摄的第二部电影,前前后后拍摄了总共三年,这在胡金铨原本出身的多快好省的邵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想拍自己的片子也是胡金铨出走台湾的原因之一。不同于胡导来台拍摄的第一部大火的《龙门客栈》,《侠女》并未获得相同的热度,直到一年后胡导自费送去戛纳电影节得了奖才回本。 《侠女》的剧情脱胎于聊斋之中,来源于志怪小说而其中与神佛鬼怪的情节相当有意思,鬼佛时而受人利用时而压倒一切,正是那句“信则有,不信则无”。既是胡金铨的片子,故事当然在明朝,幕后黑手当然是太监,一定要有个忠臣被害,这类剧情不累述许多。但我个人觉得其中的男主角形象颇有意思,好奇心爆棚作死不断,手无缚鸡之力却叽叽喳喳,前者是很常见的当摄像机触发事件的形象,后者这一特点却让我想起了乙女漫画女主,特别是和女主表真情的那一段,颇有乙女女主的感觉,而后情节发展体现他作用特别大这一点也很像。在古代小说中这类的书生形象在如今却能在乙女漫画中常能见到,十分有趣。
提到《侠女》又不得不说它镜头和导演技法的高超以及它对武打动作的探索。《侠女》诞生于《大醉侠》之后,《大醉侠》是胡金铨出走台湾之前拍摄的一部武侠电影,这一批的武侠电影脱胎于日本剑戟片,其中的打斗场景有十分浓重的剑戟片痕迹。在《侠女》中也存在这一问题,不管是持剑还是对峙镜头都有明显痕迹。但在《侠女》中,胡金铨将一招一式都用短快的镜头表达,很好的表现了打斗的紧张感和角色武功的高深莫测。而胡金铨用藏于布景中的蹦床、倒放的镜头、模糊处理的片段和剪辑就塑造出了真实可信且精彩的轻功镜头,那一招“天外飞仙”让人惊叹。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能仅凭技法拍摄出这样精彩的镜头,也难怪能在戛纳电影节拿下奖项。 《侠女》也是武侠与竹林两个元素产生联系的关键,至此以后,竹林戏作为武侠电影的一场考试,实际上就是在考验导演的拍摄技法。《侠女》的竹林戏十几分钟拍了25天,胡导对自然光的运用和动作调度都十分精彩,一开始的对峙场景每次看都觉得震撼。
胡导的电影自然风光是少不了的,《侠女》也在这一点上尽善尽美:古刹隐山林,芦苇藏陋室,长石伴银波,透光映竹林。很可惜胡导没怎么来内地拍戏,将大陆的美景也如此展现.......而后张纪中的几部金庸剧对自然景色的追求也许也来自于他。
胡金铨的电影对细节的考究到了偏执的地步,《侠女》中太监宣圣旨、迎接高官等等场景,对场景设计和人物的站位都是细致入微的设计,这些场景在剧情中实际并没有多大的分量,同时这样毫不妥协的扣细节去考究甚至说去考古,自然是需要大量成本的。而这部分成本的投入往往不为人所注意,但这份考究就显得胡金铨对自己的创作有一种敬畏,他对创作有不能妥协的底线,也正因如此他不得不退出了《笑傲江湖》的拍摄。《侠女》这一批电影的武打动作脱胎于日本剑戟片,更前一批则来自于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京剧,而这一部《侠女》中也融入了大量戏剧内容,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场景调度,都有京剧的影子,胡金铨的考究也在这一点上体现。 《侠女》是胡金铨的经典之作,是武侠影史上的重墨。
滚动